无障碍

标       题: 对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41号提案的答复
索  引  号: 11150300011554455T/2025-04090 发文字号: 乌民复〔2025〕14号
发文机构: 民政局 信息分类: 建议提案
概       述: 对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41号提案的答复
成文日期: 2025-06-20 00:00:00 公开日期: 2025-08-05 16:22:06 废止日期: 有效性: 有效
对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41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8-05 16:22:06 作者: 来源:乌海市民政局 浏览次数:

李庆海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失能老人群体规模不断扩大。我市常住人口达55.73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有11.12万人,占比19.95%,失能老年人2669人,占老年人口比例2.4%。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乌海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部署,以保障和改善老年民生为主线,全力推进“六级六边”全域性、标准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致力于提升失能老年人保障水平,强化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律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老年人的幸福质感。

  二、主要做法

  (一)政策供给集成化

  政策制定与法治保障:制定一系列聚焦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的专项政策,自2018年起,为全市60岁以上老人投保意外伤害险,并出台《乌海市基本医疗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管理办法(试行)》,为老年人的意外风险提供保障。2019年在全区率先出台《乌海市长期护理保险办法(试行)》(乌海政办发〔2019〕26号),重点聚焦重度失能人员,为其提供基本生活权益保障和基本护理需求满足。自长护保险制度实施以来,累计认定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2953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2669人,占比90%,在减轻失能人员家庭负担、提升其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此外,全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达131个,重点人群签约16.86万人,签约率92.6%,个性化签约服务包7484个,为老年人提供了便捷的医疗服务。

  发展规划制定:自治区已将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纳入“十四五”规划,明确到2025年末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达到55%以上。目前,我市共有养老机构10家,护理型床位1339张,占总床位数的64.7%。自治区将特困失能老年人集中供养纳入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后,我市迅速响应,同步将其纳入清单,并已实现全市特困失能老年人自愿集中供养率100%,为特困失能老年人提供了稳定的照护保障。

  (二)服务供给多元化

  购买居家护理制度:为九类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兜底性的政府购买居家上门服务,根据不同层次老年人的需求,精心设立400元、600元、800元居家服务包,服务内容涵盖家庭保洁、个人清洁、健康医疗、心理慰藉等多个层面。截至目前,已为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2.1万余次,有效满足了老年人在家中的多样化需求。

  家庭适老化改造与床位建设:“十四五”以来,市民政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连续4年将政府购买服务的九类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任务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2021年至今,共计完成改造2659人/户,并积极推动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在自治区率先实现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基本全覆盖,为老年人打造了更加安全、舒适的居家养老环境。

  专业机构培育与引进:通过“标准分级+机构培育+数字赋能”的模式,全面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效。按年龄、健康状况划分服务等级,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为全市九类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涵盖助餐、清洁、护理等的居家养老服务,2024年累计服务超1万人次。同时,积极引入3家市外专业养老服务机构,建立“服务清单+评估考核”机制,以标准化流程确保服务质量可追溯。此外,开发“颐养乌海”网站、公众号,整合家政、医疗、维修等资源,实现“一键下单、全程追踪”,服务满意度达98%,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

  (三)兜底保障精准化

  护理补贴制度实施:为已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且自愿入住养老机构的失能老年人和高龄老年人提供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补贴,补贴标准为入住养老机构实际产生的床位费、伙食费、照料护理费等费用之和。截至目前,已累计为4人发放3.53万元(实施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地区参保人员已经通过基金支付基本护理服务费用的,不纳入救助范围),有效减轻了困难失能老年人家庭的经济负担。

  特困失能老人照护全覆盖:针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市内户籍人员,采取集中供养或上门照料服务的方式,确保特困失能老年人得到妥善照护。截至5月底,累计特困供养388人,其中集中供养120人,分散供养268人,实现了特困失能老人照护的全覆盖。

  (四)评估体系完善化

  评估制度健全:已委托具备资质的机构组织开展全市九类特殊困难老年人和在养老院入住老年人的能力评估工作,通过一系列科学、严谨的评估标准和流程,准确判断老年人的整体状态,并通过公开公示确保评估结果互认共享与有效应用,为精准服务提供依据。

  信息数据库建设: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立“精准触达、全面覆盖”的老年人服务网络,完成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信息动态建档,重点标注空巢、独居、失能等特殊群体,形成“一人一档”的个性化服务数据库。围绕今年全国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整合民政、卫生健康、医保等部门的数据资源,健全全市老年人信息数据库。通过数据库的建设,实现对失能失智老年人的动态管理和精准服务,为政策制定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持续优化政策体系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为统领,以打造优质的“颐养乌海”品牌、构建完善的“六级六边”养老服务网络为目标,密切关注涉及失能老年人的政策落实效果,定期组织开展深入调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政策。通过乌海融媒、“颐养乌海”公众号等渠道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提高社会各界对失能老人照护服务政策的知晓度和参与度,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失能老人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

  强化养老人才队伍建设,今年计划对200余名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进行免费技能培训和职业能力鉴定,提升其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建立养老护理员特殊岗位津贴奖励机制,激发养老护理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认同感。实现志愿助老服务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提高志愿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认真落实养老服务标准规范,加强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等级评定和绩效管理,强化养老机构消防、食品安全日常监管,不断提升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标准化管理水平,为失能老人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照护服务。

  (三)丰富服务内容与形式

  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创新服务模式,丰富服务内容。在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心理慰藉、文化娱乐等多元化服务,满足失能老人不同层次的需求。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围绕近期适老化产品以旧换新政策,通过购买或租赁智能化养老服务产品,落实30%补贴政策,为失能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提升其生活品质。

  (四)强化监督与管理

  建立健全《养老机构运行管理考核办法》,加强对养老机构、服务机构的日常监管。定期开展服务质量评估和检查,同步对检查结果进行公示,对存在问题的机构责令限期整改,对严重违规的机构依法予以处罚,确保养老服务质量。加强对补贴资金使用的监管,建立严格的资金管理制度,确保资金安全、合理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再次感谢您对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以您的提案为动力,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提升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水平,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内容。

  乌海市民政局    

  2025年6月20日    

  

  分管领导:张哲恒

  联系人:吴棣

  电  话:8992056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