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对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12号提案的答复 | ||||||||
索 引 号: | 11150300011554455T/2025-04086 | 发文字号: | 乌民复〔2025〕11号 | ||||||
发文机构: | 民政局 | 信息分类: | 建议提案 | ||||||
概 述: | 对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12号提案的答复 | ||||||||
成文日期: | 2025-06-20 00:00:00 | 公开日期: | 2025-08-05 16:04:20 | 废止日期: | 有效性: | 有效 |
乔惠萍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推进社区适老化改造,助力居家养老品质提升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4年末,乌海市常住人口55.73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11.31万人,占比20.29%,已步入中度老龄化阶段。根据市智慧养老平台统计的参与社区活动老年人数、机构入住老年人数推算,我市95%以上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4%依托社区支持养老,约1%选择机构养老,居家和社区养老是绝大多数老年人的现实选择。“十四五”以来,市民政局聚焦老年人居家养老难题,连续4年将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任务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2021年改造完成200户,2022年改造完成492户,2023年改造完成1098户,2024年改造完成869户,共计完成改造2659人/户,在自治区率先实现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基本全覆盖。
二、针对提案问题及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适老化改造资金投入较大,来源相对不足的问题
目前,我市在资金筹集上,财政拨款735.783万元用于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下一步,计划申请并尝试设立适老化改造专项基金,并接受社会捐赠和资助,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同时,将综合评估各社区老年人口比例、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状况等因素,优化资金分配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于贫困家庭,持续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提供支持,后续还将推动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发行养老服务专项债券,进一步丰富资金筹集方式。此外,市民政局将积极借鉴提案建议,通过税收减免、要素保障、财政补贴等措施,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适老化改造项目建设和运营。目前虽尚未有具体举措落地,但已将此纳入工作计划,后续将出台相关政策,为社会资本参与创造良好条件,解决当前社会资本参与度较低的问题。
(二)关于适老化改造规划有待提升,评估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我市在社区适老化改造中,已对社区和小区道路、公共厕所、活动中心等进行了无障碍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改造,如设置扶手、缓坡,安装路灯,增加休息座椅等。后续将进一步充分吸纳居民意见和建议,对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空间实施更全面的改造,包括优化公共照明系统、改善公共卫生设施、打造适宜老年人活动的户外休闲广场等。在家庭适老化改造方面,也将持续围绕老年人家庭居住关键场景,通过安装紧急呼叫、智能健康监测、安全护栏等措施,提高居家养老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此外,我市将联合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尝试制定《乌海市居家适老化改造技术规范》,明确技术参数和验收细则,确保改造工程标准化实施。同时,在评估指标体系中,纳入生理和心理需求指标,关注老年人感官功能、认知能力及心理状况等要素;综合考量生活和社交需求指标,结合老年人日常生活习惯和社交活动情况进行评估。在评估方法上,将委托专业评估机构,运用先进工具精准评估适老化改造需求,并建立定期复查和动态调整机制。
(三)关于适老化改造宣传推广不足,后期维护缺失的问题
目前,我市将加大宣传力度,摸清老年人需求,制作针对不同群体的宣传手册、海报、短视频等资料,着重宣传适老化改造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保障安全的重要性,详细说明适老化产品补贴政策和申请流程。后续将开展“适老化改造进万家”活动,搭建适老化改造经验分享平台,传播成功案例,增强潜在改造家庭的信心和认知,解决老年人及家属对适老化改造政策和内容了解甚少的问题。此外,我市将为完成适老化改造的家庭和社区提供设施维护培训和指南,公布服务方名单和联系方式。同时,整合本地家政服务公司、装修维修企业、智能家居售后团队等资源,形成维护服务网络,确保居民及时找到维修人员。持续加强质量监督和反馈,定期培训、考核和评价维护人员,促进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下一步尝试建立“季度回访+年度评估”制度,安排专人每季度电话回访改造家庭,每年组织第三方机构对改造效果进行满意度调查,根据反馈意见优化改造方案,并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联合社区志愿服务队,为老年人提供日常设施使用指导与简易维修。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强化政策保障,确保精准落地
建立市、区、街道三级政策执行监督体系,每季度开展政策落实专项检查,重点核查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改造情况。对已完成改造家庭进行“回头看”,通过入户走访、电话回访等方式,检查设施使用状态与改造效果;每月动态摸排新增分散供养特困、建档立卡贫困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确保政策覆盖无遗漏。同步开展低保对象中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精准摸排,2025年底前完成全面建档,为后续改造提供数据支撑。
(二)精准需求摸排,科学规划改造
2025年底前由市民政局牵头,组织各区民政部门委托专业评估机构,对全市九类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地毯式”摸排,重点关注独居、空巢、失能、重残等困难群体居住环境并结合老年人身体状况、居住环境、经济条件等因素,完成信息录入与动态管理系统搭建,为制定“一户一策”改造方案提供依据。
(三)完善标准规范,提升改造质量
联合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制定《乌海市居家适老化改造技术规范》,明确卫生间扶手安装承重标准、防滑地砖摩擦系数、紧急呼叫装置响应时间等技术参数,同步出台验收细则,确保改造工程标准化实施。结合需求评估结果,新增智能跌倒监测、远程健康监护等智能化改造项目,细化基础类、自选类项目补贴标准,引导老年人家庭按需选择。
(四)优化协同机制,激发市场活力
尝试成立适老化改造工作专班,统筹解决资金拨付、项目审批、质量监管等问题。搭建跨部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老年人基础信息、改造进度、资金使用等数据实时互通,确保改造工作高效推进;举办多场适老化产品展销会,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加强市场监管,建立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对违规企业实行“黑名单”管理,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再次感谢您对社区适老化改造等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以您的提案为动力,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提升适老化改造服务水平,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内容。
乌海市民政局
2025年6月20日
分管领导:张哲恒
联系人:吴棣
电 话:8992056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