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对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45号提案的答复 | ||||||||
索 引 号: | 11150300011554455T/2025-04081 | 发文字号: | 乌民复〔2025〕6号 | ||||||
发文机构: | 民政局 | 信息分类: | 建议提案 | ||||||
概 述: | 对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45号提案的答复 | ||||||||
成文日期: | 2025-06-20 00:00:00 | 公开日期: | 2025-08-05 15:48:52 | 废止日期: | 有效性: | 有效 |
张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供高质量社区养老服务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在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老年人口数量急剧增长的背景下,养老问题愈发受到社会关注。近年来,乌海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密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增进民生福祉、提升生活品质的关键举措,全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紧密协同,医养、康养、智慧养老深度融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乌海市积极推动城市“一刻钟养老服务圈”提质升级,成效显著。2022年,在全区率先实现城市、农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2023年,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经验成功入选“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2024年6月,成功承办内蒙古自治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暨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经验交流会,老年助餐做法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并被列为全国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城市,整体养老服务水平跻身自治区前列。
二、主要做法
(一)优化设施布局,提升服务品质
乌海市组织专业团队深入各社区开展实地调研,充分考虑社区人口结构、老年人口分布等因素,科学规划社区空间,精心制定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方案。目前,全市拥有养老服务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89个、智慧养老服务平台4个。以构建“六级六边”全域性、标准化养老服务体系为核心,持续提高养老保障水平,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切实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
为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乌海市定期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同时,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反馈,不断优化设施布局和功能配置,提升设施品质和舒适度。例如,在文化娱乐室增设智能娱乐设备,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拓展服务内容,满足多元需求
丰富生活服务供给:引入3家市外专业养老服务企业,依托乌海市智慧养老服务调度指挥中心,发展本地加盟服务商142家,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代购等多样化生活服务。统筹规划建设一刻钟社区养老服务生活圈,与城市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紧密衔接,通过“五步统筹法”实现城市农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在老年人集中居住的小区签约24个暖心为老餐厅,在86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设置57个助餐点,构建起“餐饮企业+中心厨房+助餐点+惠民养老餐厅”的一体化助餐网络,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热乎、暖心的饭菜。此外,政府为九类特殊困难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包,其他老人可通过“颐养乌海”公众号下单市场化居家养老服务,15分钟内即可享受上门助浴、助洁等一站式服务。
强化医疗保健服务:全市现有医养结合机构9家,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131个,重点人群签约人数达16.86万,签约率92.6%,个性化签约服务包7484个。65岁及以上老年人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人数达5.9万,中医药健康管理率78.55%。全市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实现全覆盖,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达标率91.3%。在人口密度高、老年群体集中的小区设置13个“健康驿站”,配备健康自检和急救设备,打造居民健康自检自评与自我管理的智慧化场所。为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健康管理、慢性病随访、心理健康筛查以及针灸理疗、常见药物开具等基本医疗服务,实现“居民不动医护动”的服务模式。2024年以来,13个健康驿站累计为辖区居民提供“送上门”服务4.3万人次,其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4万人次。
开展多彩文化活动:根据老年人的兴趣爱好,组织开展书法绘画、歌舞戏曲、读书分享等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养老服务设施183个,2022年在全区率先实现城市、农区养老设施全覆盖。通过高效利用闲置资源,建设老年之家开展日托服务,配置休闲娱乐室、图书阅览室、书法绘画室、唱歌舞蹈室等,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全市养老服务中心(站)日均参与老年人达2000余人次。
(三)打造专业团队,提升服务水平
乌海市将养老护理员、病人陪护等职业(工种)纳入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目录,积极引导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开展相关培训。目前,全市共有7家培训机构可面向社会开展养老护理、病人陪护等技能培训。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建设护理、康养等重点民生领域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鼓励符合条件的单位开展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引导相关从业人员参加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提升专业技能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家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2021年以来,累计培训1532人,完成等级鉴定571人,支出培训鉴定费77.982万元,为养老护理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整合资源要素,形成服务合力
整合商业资源:与社区周边餐饮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为老年人提供优惠助餐服务。市级平台整合大数据分析、服务调度等6大模块,开通“颐养乌海”官网,“智慧养老地图”可精准显示周边12类养老服务设施,并集成在线预约、服务评价等16项便民功能。
加强医疗合作:除上述提到的医养结合举措外,还通过派出专业医生入驻“健康驿站”等方式,加强与医疗机构的深度合作,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
鼓励志愿者参与:制定《乌海市志愿助老服务管理办法》,积极开展橙丝带为老志愿和好邻里互助养老服务,实施志愿助老积分奖励制度,实现志愿助老精准化信息管理,有效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助老服务。“小老助老老”“邻里互助”等互助养老模式在部分社区试点取得良好成效,后期将总结经验并推广。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持续完善设施建设
进一步加大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根据老年人需求和社区实际情况,对现有设施进行升级改造。计划2025年新建(改造)5个小区老年之家,推进“六级六边”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小区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打造示范点,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同时,加强设施管理和维护,确保设施安全、正常使用。
(二)不断丰富服务内容
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变化,不断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增加个性化服务项目,如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等。加强与专业机构的合作,引入更多优质的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服务。
(三)加强专业团队建设
继续加大专业人才招聘和培养力度,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建立人才储备库,为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养老服务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推动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
(四)深化资源整合共享
进一步加强与社区周边商业资源、医疗机构的合作,拓展合作领域和方式。建立更加完善的志愿者服务管理体系,提高志愿者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探索建立社区养老服务联盟,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
再次感谢您对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养老服务。
乌海市民政局
2025年6月20日
分管领导:张哲恒
联系人:吴棣
电 话:8992056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