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对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43号提案的答复 | ||||||||
索 引 号: | 11150300011554455T/2025-04080 | 发文字号: | 乌民复〔2025〕5号 | ||||||
发文机构: | 民政局 | 信息分类: | 建议提案 | ||||||
概 述: | 对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43号提案的答复 | ||||||||
成文日期: | 2025-06-23 00:00:00 | 公开日期: | 2025-08-05 15:46:42 | 废止日期: | 有效性: | 有效 |
黄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我市“一老一小”社区教育体系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乌海市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11.12万人,占总人口的20%。近年来,乌海市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增进民生福祉、推动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抓手,致力于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紧密衔接、医养康养智慧深度融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全力推进城市“一刻钟养老服务圈”提质增效,2023年养老服务经验做法入选“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2024年6月成功承办内蒙古自治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暨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经验交流会,老年助餐做法入选全国老年助餐服务典型案例,列入全国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城市,整体养老服务水平已步入自治区先进行列。
二、主要做法
(一)发挥老年人余热,增强社会参与感
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作为服务老年人的关键枢纽,常态化开展健康讲座、兴趣课堂、防诈宣传等助老活动。同时,创新推行“积分兑换”养老模式,在各养老服务中心(站)全面建立积分兑换机制。通过此模式,有效提高了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和积极性,让老年人在参与活动中获得成就感与价值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热情。
(二)扩大办学点覆盖,优化教育资源供给
高度重视终身学习型社会建设,2025年安排老年教育资金109万元,持续加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优化力度。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场地资源,设立了海勃湾区海达社区教学点、乌达区滨海社区办学点、海南区老年大学(社区老年教育学院)等14个试点社区老年大学教学点。这些教学点的广泛布局,极大地方便了老年人就近入学,有效满足了他们多样化的生活学习需求,推动了老年教育向基层延伸。
(三)丰富课程设置,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将市职业技术学校打造为市城乡社区大学和市老年开放大学的特色教学点,紧密结合老年人实际需求,精心开设书法、国画、声乐、油画等特色课程。自2025年3月开课以来,已吸引周边251名老年学员踊跃报名。此外,积极配合乌海市老年大学,开设老年保健、英语、舞蹈、体育、摄影、时装表演等共17个专业课程。丰富多样的课程体系,涵盖了文化艺术、健康养生、体育健身等多个领域,充分满足了不同老年人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助力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四)整合教学资源,构建融合发展新格局
为扩大优质老年教育资源覆盖面,积极整合全市老年教育资源。一方面,组织市区两级优秀教师深入社区教学点,开展线下教学活动,让基层老年人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依托“学习强国”、党支部微信群等线上平台,搭建老党员、老干部日常学习的“指尖课堂”。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途径,构建了“线上 + 线下”融合的老年教育发展新格局。
三、下一步工作方向
一是与更多商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拓展积分兑换品类。除现有的生活用品、服务外,增加文化体验类(如剧院门票、博物馆年卡)、健康养生类(如中医理疗套餐、体检项目)等兑换选项,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二是鼓励老年人发挥自身特长,参与地方文化传承项目,如民间艺术表演、传统手工艺制作等。与文化部门合作,举办老年文化创作比赛和展览活动,为老年人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推动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三是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和时代发展,增加一些新兴的课程,如智能手机应用、电子商务、心理健康等。邀请专业人士授课,采用案例教学、实践操作等方式,提高老年人的学习效果。对现有的书法、国画、声乐等特色课程进行优化升级,打造一批精品课程。
再次感谢您对养老事业的关注与支持!我们将继续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持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安享幸福晚年。
乌海市民政局
2025年6月23日
分管领导:张哲恒
联系人:吴棣
电 话:8992056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