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标       题: 对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54号提案的答复
索  引  号: 11150300011554455T/2025-04066 发文字号: 乌民复〔2025〕7号
发文机构: 民政局 信息分类: 建议提案
概       述: 对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54号提案的答复
成文日期: 2025-06-30 00:00:00 公开日期: 2025-08-05 10:52:46 废止日期: 有效性: 有效
对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5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8-05 10:52:46 作者: 来源:乌海市民政局 浏览次数:

杨胜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护理职业教育,满足养老服务需求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乌海市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11.12万人,占总人口的20%。近年来,老龄化趋势日趋明显,老年人对于养老护理的需求日渐强烈,当前,全市养老护理员队伍规模虽在逐步拓展,但与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相比,整体仍存在一定缺口。在专业培训领域,我们积极作为,联合职业院校、专业培训机构等多部门,精心制定系统全面的培训大纲与课程体系,内容涵盖基础护理知识、专业技能操作等多个关键方面。面向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免费开展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截至目前,全市持有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有1369人,其中在养老机构工作的有86人。2021年以来,民政部门举办的养老护理员培训累计培训1532人,完成等级鉴定571人,支出培训鉴定费77.982万元,为养老护理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做法

  (一)完善培训体系,落实激励政策

  我市将养老护理员、病人陪护等职业(工种)正式纳入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目录。通过政策引导,充分调动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积极性,鼓励其面向社会广泛开展相关培训项目。截至目前,全市已有7家具备专业资质与丰富教学经验的培训机构,能够为社会各界有志于投身养老护理与病人陪护行业的人员,提供系统且实用的技能培训服务,为行业人才储备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为进一步推动养老护理与陪护领域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我市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投身护理、康养等重点民生领域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建设工作。支持符合条件的单位开展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评价,鼓励相关从业人员参加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提升技能水平,截至目前,我市共有2家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

  为激发养老护理员的积极性,我市指导养老机构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根据养老护理员的学历、技能水平、工作年限、服务质量等因素确定薪酬标准,提高基本工资水平,并设立绩效奖金、岗位津贴等,充分调动养老护理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对表现优秀、技能精湛、服务周到的养老护理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定期开展“优秀养老护理员”评选活动,对获奖者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并在职业发展、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2024,评选出7名“最美养老护理员”和7名“最美养老院院长”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宣传表彰。

  (二)丰富培训形式,扩大培训范围

  联合教育、人社等部门,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依托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等开设养老护理专业课程,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制定系统、全面的养老护理员培训大纲和课程体系。鼓励养老机构与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合作,建立养老护理实践基地,为学员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目前,已在海勃湾区宜和老年公寓设立了实践基地,学员在实践基地可参与老年人的日常护理、康复训练、心理慰藉等实际工作,有效提高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同时,扩大培训范围,将培训人员从养老机构从业者扩大到社会人士,为在家护理老人的子女提供了免费学习的机会,三年来,通过专业培训机构,对全市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和其他社会人士免费实施养老护理员技能培训,2021年以来,累计培训1532人,等级鉴定571人,支出培训鉴定费77.982万元。2025年计划培训230人,为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专业化、规范化提供有力的支撑。

  (三)增设志愿服务,焕发养老活力

  印发了《乌海市养老服务志愿者管理办法(试行)》,对志愿者的招募、注册,到志愿活动的开展、管理,再到志愿者的权利义务等方面,都进行了规定,为志愿服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在服务开展过程中,紧密结合现有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以助餐、助浴、助洁等“十助”服务为基本点,以居家上门服务为主要形式,精准聚焦全市高龄、空巢、独居等九类老年人及其他特殊困难群体,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志愿服务。为确保服务质量,志愿服务管理系统对每一个服务节点都进行严格审核,对服务项目、服务时长、服务定位、照片等信息内容进行人工核验,审验通过后,系统会详细记录审验状态,并将服务时长准确记录到志愿者个人时间仓库中,作为后续奖励结算的重要依据。截至目前,志愿服务管理系统已注册志愿者900余人,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4200余次。

  (四)强化机构监管,筑牢安全防线

  为切实保障老年人生命财产安全,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我市持续发力,构建起多部门协同、全方位覆盖的养老监管体系,不定期联合各区民政局、消防、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部门,开展安全检查与日常运营管理抽查工作,重点聚焦老年助餐、老年人权益保护等关键领域,检查内容涵盖机构登记备案情况、服务开展情况、消防安全状况以及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情况等多个方面。为更全面、真实地了解养老护理员的职业素养和照护服务情况,将养老机构监控接入乌海市智慧养老指挥调度中心,市、区民政局可以随时对养老机构运营情况进行实时抽查,防止出现欺老虐老行为。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坚持“零容忍”态度,下发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要求和整改期限,责令其限期整改。同时,建立整改跟踪机制,定期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优化培训体系,提升专业素养

  乌海市紧密结合养老服务行业发展趋势与老年人实际需求,动态更新培训课程内容。一方面,加强与先进养老机构的交流合作,积极引进前沿的培训理念和方法。另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对培训机构的监管,建立健全培训质量评估机制,定期对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教学效果等进行评估,确保培训质量。同时,加强对培训资金使用的监管,实行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养老护理员提供高质量的培训服务。

  (二)改善待遇保障,增强职业吸引力

  积极推动将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纳入全市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构建完善的奖励机制。对从事养老服务行业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给予一次性入职奖励、岗位津贴等,吸引更多年轻人才投身养老服务事业。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支持,加大对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的投入,提高养老护理员的薪酬待遇。推动养老机构改善工作环境,配备先进的护理设备和舒适的休息设施,提高养老护理员的工作满意度。此外,探索建立养老护理员职业补贴制度,对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工作年限达到一定标准的养老护理员给予补贴,进一步增强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吸引力。

  (三)深化宣传推广,营造良好氛围

  持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养老护理员的职业价值和社会贡献,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尊重养老护理员的良好氛围。加强与学校、社区的合作,将养老护理员职业纳入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体系。在学校开展养老护理职业体验活动,让学生了解养老护理员的工作内容和职业前景;在社区举办养老护理知识讲座和技能培训,提高居民对养老护理职业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通过设立公益基金、开展志愿服务等方式,为养老护理员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养老护理员队伍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推行银龄行动,创新志愿服务

  全面推行志愿助老服务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模式。借助数字化技术搭建高效管理平台,实现志愿者招募、培训、服务安排、效果评估等各环节的无缝衔接和精准把控。在志愿者招募环节,通过平台发布招募信息,吸引更多有爱心、有技能的志愿者加入。在培训环节,利用线上课程、线下讲座等方式,为志愿者提供专业的养老护理知识和技能培训。在服务安排环节,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和志愿者的特长,精准匹配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在效果评估环节,通过服务对象反馈、志愿者自评等方式,对志愿服务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通过智能化手段,有效统筹资源,切实解决养老服务领域选人难精准、用人难高效、留人难持续的突出问题,推动银龄志愿服务迈向规范化、专业化、长效化新台阶。

  (五)持续补齐短板,扩大人才队伍

  当前我市养老护理员存在以下短板:受传统择业观念影响,新就业人员、从事养老护理行业意愿不强;养老机构一线医护人员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未经过系统专业培训,服务偏重于日常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等专业服务不能有效实现。下一步将发挥乌海市职业技术学院获评养老护理员实训基地的作用,不断加大对养老人才队伍的培养,在校企联动培养应届毕业生引进就业方面加强沟通协调,通过降低入职门槛、提高薪资待遇等方式,吸引养老护理员专业的毕业生选择当地养老机构就业,结合志愿助老队伍建设,进一步解决养老服务选人难、留人难、用人难问题。

  

  乌海市民政局    

  2025年6月30日    

  

  分管领导:张哲恒

  联系人:吴棣

  电  话:8992056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