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标       题: 对市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第HN-35号建议的答复
索  引  号: 11150300011554455T/2025-04037 发文字号: 乌民复〔2025〕20号
发文机构: 民政局 信息分类: 建议提案
概       述: 对市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第HN-35号建议的答复
成文日期: 2025-06-20 00:00:00 公开日期: 2025-08-04 12:43:38 废止日期: 有效性: 有效
对市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第HN-35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8-04 12:43:38 作者: 来源:乌海市民政局 浏览次数:

陈可才、刘治平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对加快完善我市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您在建议中提及的养老服务相关情况与我市养老服务工作实际相符。乌海市积极顺应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致力于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智慧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在要素保障方面,坚持规划引领,加大财政投入,强化政策与队伍建设,完善保障机制。以人为本,完善基本养老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筑牢社会保障体系;精准施策,落实老龄补贴、高龄津贴、健康体检等优待救助政策;资源共享,推进智慧养老服务,加强标准化监管,建设六级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发展老年助餐,落实养老机构扶持政策,完善医养康服务功能。同时,鼓励社会参与,发展老年志愿服务,完善健身设施,组织文体活动,开展维权宣传。乌海市积极响应老龄工作指示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全力推进城市“一刻钟养老服务圈”提质增效,2020年入选全国第五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2023年养老服务经验入选全国典型案例,2024年成功承办自治区经验交流会,老年助餐做法入选全国典型,列入全国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地区,整体养老服务水平居自治区前列。但与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和群众的需求相比,与周边先进地区相比,我市养老服务工作仍存在一些差距,您提出的问题切中要害,我们高度重视并将积极改进。

  二、主要做法及对建议的采纳与回应

  (一)针对养老服务供需矛盾问题

  完善规划,匹配供需:采纳建议。我市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将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各区控制性详规,实现规划、施工、验收、交付使用“四同步”,初步形成养老服务与城市发展、人口发展相协调的格局。不断完善“政策搭平台、市场唱主角”的新型养老服务运行机制,出台了《乌海市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扶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形成《乌海市养老服务政策及标准化汇编》。对九类特殊困难老年人实行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给予助餐补贴,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运营给予定额补贴等。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成功引入市外多家专业养老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养老服务。同时,结合在编国土空间分区规划和老龄人口规模,科学测算养老服务供需变化,进一步修订完善全市养老服务设施规划,统筹推进居家、社区、机构养老融合衔接,形成层次清晰、功能互补、区域联动的养老服务设施供给体系,以缓解普惠性养老服务供需不平衡问题。

  放大优势,打造品牌:采纳建议。依托我市现有产业资源和布局,全面推进“医养+康养+颐养”全周期养老服务模式,打造乌海康养品牌。通过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养老服务品牌,促进银发经济、养老产业高效互动发展,提升我市养老事业产业竞争力,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深化改革,提质增效:采纳建议。加快养老服务业供给侧改革,按照升级一批、托管一批、转型一批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推进全市敬老院体制机制改革。对2家农村互助幸福院进行提质升级改造,新建乌海市颐养康复中心和精神智障人员社会福利院,目前精神智障人员社会福利院已经完成施工,待投入使用。致力于完善公办养老机构的布局,在做好特困人员兜底保障的同时,采用公建民营的方式运营乌海市养护中心,引入专业养老服务机构进行管理,拓展服务功能,推动我市养老服务水平质量提优。同时,针对农牧地区老人享受到的公共服务相对滞后问题,在改革过程中将加大对农牧地区养老服务的倾斜力度,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二)针对养老专业化服务供给不足问题

  大力推广“原居享老”服务模式:采纳建议。进一步深入推进家庭适老化改造,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为普通居家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务、生活照料、助餐助洁、辅助出行、紧急救援等上门服务。为九类特殊困难老人政府免费实施家庭适老化改造,已为2659户老年人家庭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在自治区率先实现适老化改造基本全覆盖。推行“家庭养老床位”政府购买服务试点,完善社区医生上门服务制度,为有需求的高龄、失能、残疾居家老年人提供长期照护、康复护理、陪诊转介等服务。2024年度全市家庭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由99个增加至131个,全人群签约33.99万人,重点人群签约16.86万人,签约率92.6%,个性化签约服务包7484个,通过这些举措提升居家养老的专业化服务水平。

  进一步完善“六级六边”养老服务体系:采纳建议。根据小区数量、人口密集程度的不同需要,进一步发展社区嵌入式医养照料中心、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养老睦邻点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网络。2022年,全市83个社区(村)已建成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88个,在自治区率先实现了城市、农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提前三年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在此基础上,以办好2024年全区养老服务现场会为契机,着力打造了一批示范性、多功能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了市、区、街道、社区、小区、家庭“六级六边”一体化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并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延伸居家护理、医疗看护、辅具租赁等服务功能,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社区养老服务。同时,针对现有养老供给缺乏针对不同群体多层次、个性化服务项目的问题,在完善服务体系过程中,将注重细分老年群体需求,增加个性化服务供给。

  全力支持养老机构多样化发展:采纳建议。大力招引社会资本、社会力量参与建设标准高、功能全、医养融合的养老机构,在土地供应、投融资、费用减免、人才培养等政策上给予扶持优惠。盘活存量医疗卫生资源,支持医疗机构利用富余床位或闲置院区,增设养老板块;鼓励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和农牧区乡镇卫生院托管敬老院,满足老人专业化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的服务需求。通过这些措施,提升养老机构的专业化服务能力,解决养老专业化服务供给不足问题。

  (三)针对多方合力赋能,提升产业服务能力问题

  强化组织领导:采纳建议。完善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养老服务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了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养老服务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统筹谋划养老服务工作,密切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为养老服务工作扎实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后续将持续强化这一机制,确保养老服务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加大多元投入:采纳建议。加强财政资金保障,2024年自治区返还盟市福彩公益金中用于养老服务资金支出比例达98.75%。积极落实全市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人助餐点、助浴点、睦邻点建设和运营补贴政策。同时,鼓励引导国有企业、慈善组织、爱心企业等投入、支持养老行业,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为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重视人才培养:采纳建议。建立政府引导、行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多方协调培养机制,鼓励市级本地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三年来,通过专业培训机构,对全市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免费实施养老护理员技能培训,共培训1532人,等级鉴定571人,支出培训鉴定费77.982万元,为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专业化、规范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后续将继续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培养和引进养老护理、健康管理、康复康养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建立职业技能等级与薪酬待遇挂钩机制,确保专业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解决养老服务管理人才和护理专业人员短缺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虽然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老年人消费观念滞后、专业化精准服务不足、银发经济规模较小、区域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围绕推进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精准发力。

  (一)规划领航,推进老龄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

  编制《乌海市老龄事业“十五五”发展规划》,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银发经济发展格局,培育老年友好型社区示范标杆,推动老龄事业与产业深度融合、协同共进,进一步优化养老服务供需结构,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

  (二)服务提优,筑牢特殊困难老人保障防线

  协调推进《基本养老服务清单》落实落地,保障各项服务精准高效供给;建立特殊困难老人“主动发现—快速响应”工作机制,整合政府购买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志愿服务等多元资源,切实兜牢民生保障底线,提升特殊困难老人的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产业赋能,激发银发经济市场消费活力

  计划出台《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实施办法》,吸引养老领域头部企业入驻;大力支持旅居康养、临终关怀等新兴业态发展,年内举办康复辅具展销盛会;联合商务部门开展适老化产品以旧换新补贴活动,推动适老化产品进社区租赁销售工作,确保补贴政策有效落实,充分激发银发消费市场潜力,促进养老产业多元化发展。

  (四)智慧赋能,提升养老服务精准化水平

  深化全国综合平台试点工作,完善“1+3 +N”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全面推行养老服务“多卡合一”模式,实现公交、医疗、文化等场景“一卡通用”;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应用,建立老年健康大数据中心,提高养老服务的精准度和针对性,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智慧养老服务。

  再次感谢您二位对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继续努力,加快完善我市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养老服务。

  

  乌海市民政局    

  2025年6月20日    

  

  分管领导:张哲恒

  联系人:吴棣

  电  话:8992056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