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对市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第HN-21号建议的答复 | ||||||||
索 引 号: | 11150300011554455T/2025-04036 | 发文字号: | 乌民复〔2025〕19号 | ||||||
发文机构: | 民政局 | 信息分类: | 建议提案 | ||||||
概 述: | 对市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第HN-21号建议的答复 | ||||||||
成文日期: | 2025-06-20 00:00:00 | 公开日期: | 2025-08-04 12:41:48 | 废止日期: | 有效性: | 有效 |
张艳芬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随着我市老龄化进程持续加速,养老服务行业蓬勃发展,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里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不仅涵盖养老机构的养老护理员,还包括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点、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各类养老服务场所的护理、陪护人员。当前,全市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规模虽在逐步拓展,但与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相比,整体仍存在一定缺口。
在专业培训领域,我们积极作为,将养老护理员、病人陪护等职业(工种)纳入我市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目录,积极引导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开展相关培训。截至目前,我市共有7家培训机构可面向社会开展养老护理、病人陪护等技能培训。联合职业院校、专业培训机构等多部门,精心制定系统全面的培训大纲与课程体系,内容涵盖基础护理知识、专业技能操作、沟通技巧与心理关怀等多个关键方面。面向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免费开展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2021年以来累计培训1532人,完成等级鉴定571人,支出培训鉴定费77.982万元,为养老护理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建设护理、康养等重点民生领域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从业人员提供更优质的学习和提升平台。
二、主要做法
(一)关于养老护理员缺乏专业培训和教育,知识和技能无法满足老年护理需要的问题
我们高度重视养老护理员的培训与教育工作,采纳代表关于“加强养老护理员培训和教育”的建议,已采取多项措施加以解决:
构建专业培训体系:联合教育、人社等部门,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依据相关政策要求,制定系统、全面的养老护理员培训大纲和课程体系。目前,已初步完成涵盖基础护理知识、专业技能操作、沟通技巧与心理关怀等多方面内容的课程框架搭建,此举措针对您提出的加强培训教育建议,已有效落实。
依托专业机构开展系统培训:依托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等开设养老护理专业课程,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为有志于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人员提供系统学习机会。在乌海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不定期进行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满足不同人员的学习需求。
开展在职人员技能提升培训:针对在职养老护理员,定期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和继续教育,通过线上学习平台、线下集中授课、实地观摩交流等多种形式,不断更新他们的知识和技能。2021年以来通过专业培训机构,对全市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免费实施养老护理员技能培训,共培训1532人,等级鉴定571人,支出培训鉴定费77.982万元,为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专业化、规范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切实提升了养老护理员的技能水平。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鼓励养老机构与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合作,建立养老护理实践基地,为学员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目前,已在海勃湾区宜和老年公寓设立了实践基地,学员在实践基地可参与老年人的日常护理、康复训练、心理慰藉等实际工作,有效提高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确保所学知识能够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二)关于养老护理员待遇不尽如人意,导致人员留不住的问题
我们采纳代表关于“提高养老护理员的待遇”的建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完善薪酬体系:指导养老机构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根据养老护理员的学历、技能水平、工作年限、服务质量等因素确定薪酬标准,提高基本工资水平,并设立绩效奖金、岗位津贴等,充分调动养老护理员的工作积极性,从制度层面保障养老护理员的合理收入。
建立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技能精湛、服务周到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定期开展“优秀养老护理员”“最美养老服务工作者”等评选活动,对获奖者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并在职业发展、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2024年,评选出7名“最美养老护理员”和7名“最美养老院院长”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宣传表彰,激励更多从业人员积极进取,增强他们的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
(三)关于加强养老护理员的社会认可和支持的问题
我们采纳了代表关于“加强养老护理员的社会认可和支持通过宣传和推广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形象和价值,提高社会对养老护理员的认可和支持”的建议,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养老护理员的社会认可度:
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公众号、网站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形象和价值,报道养老护理员、病人陪护等从业人员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提高社会对养老服务职业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向自治区推选“最美养老护理员”,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认同感,让更多人了解养老护理员的重要贡献。
推动职业资格认证:加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工作,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支持符合条件的单位开展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评价,鼓励相关从业人员参加养老护理员、病人陪护等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提升技能水平。截至目前,我市共有2家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同时,鼓励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点等将职业资格认证与薪酬待遇、职业发展挂钩,激励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技能。目前,全市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已达到 68%以上,促进了养老护理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目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灵活就业人员不愿从事养老服务行业,养老护理员岗位苦脏差,社会认同感低,现有从业人员年龄较长,专业水平不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
(一)持续优化培训体系
根据养老服务行业发展趋势和老年人实际需求,不断更新和完善培训课程内容,加强与国内外先进养老机构、养老公司等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的培训理念和方法,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监管,确保培训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为养老护理员提供更优质、更前沿的培训服务。
(二)进一步改善待遇保障
积极推进将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纳入全市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探索实行奖励机制,吸引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行业。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支持,加大对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建设的投入。推动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点等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养老护理员的工作满意度。此外,还将探索建立养老护理员职业补贴制度,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护理员给予一定的补贴,切实提高养老护理员的待遇水平。
(三)深化社会宣传推广
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尊重养老护理员的良好氛围。加强与学校、社区等合作,将养老服务职业纳入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体系,培养更多年轻人对养老服务职业的兴趣和认同感。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发展的良好局面,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对养老护理员的职业认知。
(四)银龄行动助推志愿服务
借鉴北京东城区先进经验,全面推行志愿助老服务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模式。借助数字化技术搭建高效管理平台,从志愿者招募、培训、服务安排到效果评估,实现各环节无缝衔接、精准把控。通过智能化手段,有效统筹资源,切实解决养老服务领域选人难精准、用人难高效、留人难持续的突出问题,推动银龄志愿服务迈向规范化、专业化、长效化新台阶,为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提供有益补充。
再次感谢您对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加强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专业的养老服务。
乌海市民政局
2025年6月20日
分管领导:张哲恒
联系人:吴棣
电 话:8992056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