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标       题: 海勃湾区民政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索  引  号: 11150300011554455T/2014-10010 发文字号:
发文机构: 民政局 信息分类: 规划信息
概       述: 海勃湾区民政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成文日期: 公开日期: 2014-01-06 10:18:00 废止日期: 有效性:
海勃湾区民政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2014-01-06 10:18:00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为了进一步做好民政工作,促进全区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区委、区政府工作的部署和上级民政部门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以来的工作总结

  十一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民政工作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及自治区市区各项政策和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强化措施,整体推动,促进了民政各项工作的不断进步。

  (一)建立了社会救助体系,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1、城市低保工作逐步规范。根据国家、自治区和我市关于城市低保的一系列政策措施,2006-2010年连续五年实现了提标,低保标准从每人每月150元提高到了360元,同时建立了取暖补贴、残疾人员补贴等多项补助,实行分类施保,分类审核管理。目前,全区共有低保对象4319户、9557人,月发放保障金由期初的122万元提高到目前210万元,“十一五”期间累计发放低保金1亿元,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2、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和大学生救助工作有序开展。2005年建立了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基金,经过五年的发展,医疗救助工作逐步得到规范。2006年救助患大病对象39人,发放救助金11.3万元;到2010年符合大病医疗救助条件的医疗对象141人,救助金额115万元。五年期间,救助大病对象累计576人,发放救助金380万元。医疗救助对象范围从低保对象扩展到了全体居民,救助比例也不断提高。2008年开始为低保对象缴纳了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发放日常医疗救助金。

  2006年救助贫困大学生88人,发放入学补助11.3万元;2010年享受大学生救助的94人,救助金额177000元。十一五期间,累计发放大学生入学补助金75万元。

  3、灾民救助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坚持“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救灾工作方针,全面落实《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发放救灾资金245万元。

  (二)进一步健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体系,努力构建和谐社区

  完成了第六次、第七次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当选的村(居)委会工作人员从人员结构、学历、年龄等方面均明显优化。认真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开展居务公开、民主评议,提高居民自治能力。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采取政府投入一点、向上争取一点、部门拿出一点、办事处自筹一点的办法筹集建设资金,新建、扩建、改造村(居)委会活动室。积极争取了多个社区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建设项目。进一步提高社区工作者生活补贴,从2006年300多元提高到2010年近700元。结合实际,不断探索,继续抓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各项制度的完善和落实。

  (三)进一步健全双拥优抚安置体系,提高服务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围绕创建双拥模范城的目标,不断加大各方面工作力度。调整充实了各级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完善了军地联席会议、军地互访、信息交流制度、议军会议制度等多项工作制度,并坚持活动经常化,收到了较好的成效。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双拥宣传,在全社会营造了军民水乳交融的良好社会氛围。认真落实双拥工作各项政策法规,贯彻优抚补助自然增长机制,及时兑现提高部分资金。十一五期间,发放优抚对象抚恤事业费800余万元,接收安置城镇退役士兵143人,待安置期间生活补贴、现役士兵家属优待金和一次性自谋职业金均按时足额发放。2007年我区被内蒙古军区、党委、政府评为自治区双拥模范区。

  (四)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推进社会化养老体系

  1、积极贯彻老年人优待办法。进一步完善老龄工作机制,落实老年人社会优待服务政策。开展为6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优待金,2007年开始为70周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免费体检,为80周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发放健康长寿补贴50元。从2006年底开始建设宜和老年公寓,2009年建成投入使用,可提供床位300多张,推动了我区社会化养老事业的发展。2、贯彻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完善农村五保供养,严格按规定确定供养对象,每年初对全区农村五保户重新进行调查排摸,重新审核确定。现有集中和分散供养五保户18户、18人。从2010年起,将五保对象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最低标准分别提高到4000元和6000元。分散供养的孤儿政府每月补贴生活生活费800元。

  (五)进一步健全专项事务管理体系,提高民政社会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水平。

  认真贯彻《婚姻登记条例》,着力提高登记水平,推进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从2006年结离婚登记使用了全国统一的婚姻登记软件,实行微机化录入和出证,从今年开始启用了婚姻登记网上办公系统。十一五期间共办理结婚登记12000余对,离婚登记2000余对,登记合格率达到100%。深化殡葬改革,积极推行火葬,倡导文明丧葬行为,有效地遏止了乱埋、乱葬等问题的发生。

  二、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实现全面构建和谐社会为总目标,以维护民利、保障民主、落实民权为总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工作理念,推进民政工作体系建设,推进民政工作的务实、开放、透明和社会化,着力打造强势民政,推动全区民政事业稳步、协调和全面发展。

  三、十二五规划发展原则

  民政工作社会化。积极动员、鼓励、扶持、吸引社会力量,融纳社会资金,推进民政事业发展。

  民政工作法制化。加强民政法规体系建设,促进依法行政,保证民政工作在法制轨道内规范、高效、有序运行。

  民政工作人性化。立足“以人为本”,确立民政发展理念,确保民政价值取向、管理服务行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要求相一致。

  民政工作现代化。以“数字化民政”建设为手段,实现办公自动化、资源信息化、传输网络化和民政管理科学化,提高民政工作效能。

  四、目标任务

  (一)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1、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完善政策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资金投入自然增长机制,强化基层保障队伍建设,强化监督检查,全面建立起精干高效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全面实现动态管理,分类施保,应保尽保。到十二五末,使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运行更加规范、顺畅,从而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特困居民的生活都得到有效保障。

  2、完善各项专门救助制度。以建立完善制度、理顺有关部门关系为重点,总结积累经验,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到十二五末,全面建立起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的医疗救助、助学等救助制度,有效解决特困群众因病返贫及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等难题,切实保障特殊困难群体的生存、生活、学习等权利。

  3、完善救灾救济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救灾工作应急机制、协调机制、社会动员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和监督督查机制,全面落实救灾工作分级管理、救灾资金分级负担制度。全面加强救灾应急队伍组建、救灾物资储备、救灾装备配置、灾害信息评估、紧急救援、灾情监测、预警、救助捐赠等工作体系建设。建立区、镇二级减灾、防灾、救灾信息网,普及减灾、防灾、救灾知识,提高灾害紧急救助能力和减灾救灾综合协调能力,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及时有效地保障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二)健全基层政权建设体系,构建和谐社区和村镇

  1、健全社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服务体系。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以创建国家、省级和谐城市社区建设示范点活动为载体,继续抓好社区建设。一是进一步理顺区、镇、社区管理关系,明确社区组织职能职责,落实权随责走,费随事转规定,建立社区事业投入发展机制,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基层社会管理新格局。二是进一步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形成以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为主体、各类专项服务设施相配套的社区服务设施网络。着力提高社区自治能力,增强社会和谐基础。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到十二五末,使城镇社区居委会服务站建成率达到100%,使社区服务基本走上产业化、实体化和社会化发展道路。社区具有实践经验的专职管理人员和服务特长的专业志愿者,服务组织建设得到普遍加强,社区办公用房面积全部达到300平方米以上。使社区真正成为管理有序、治安良好、环境优美、人群和谐的新型社区,为建设和谐海勃湾打下良好基层和谐基础。

  2、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党支部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全面落实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为核心的村民自治制度,进一步规范村级事务的民主决策、管理和监督程序,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和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大力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三)健全双拥优抚安置体系,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1、稳步推进双拥优抚安置工作。进一步强化对全区各级各界干部群众的国防意识、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双拥工作领导机制和工作体系建设,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大力支持人民军队建设,协调军地开展具有时代特色的军民共建活动,全面落实抚恤、补助、优待等政策规定,将重点优抚对象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未来五年,再获双拥模范区命名,优抚对象的生活达到中等以上生活水平,重点优抚对象的“三难”问题全面解决。

  2、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探索建立安置就业、扶持就业、经济补偿和自谋职业相结合,多渠道、多形式安置退役士兵的保障体系,加大退役士兵安置经费投入,加强对退役士兵的技能培训和就业中介服务,加大军地两用人才和优秀士兵培养、选拔和使用力度,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育才、荐才、用才一体化服务。十二五期间,每年都按照一定比例,将自谋职业补助经费和职业技能培训经费列入预算,退役士兵得到妥善安置。

  (四)完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

  1、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大社会福利事业投入,进一步建立完善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等优惠扶持政策,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兴办福利事业,逐步建立起政府投入兴建和购买服务,社会力量兴办、福利机构自主经营的社会福利事业运行机制。十二五期间,启动宜和老年公寓二期工程建设,增加150张以上床位,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提供养护、托管、康复等多种服务。未来五年,力争兴办3所民办社会福利机构。

  2、建立完善社会化养老体系。进一步完善老龄工作机制,认真落实老年人社会优待服务政策,加快建立高龄、病残、特困老人救助扶持制度。在城市依托社区,不断加强尊老、敬老、助老宣传,强化居家养老意识和责任,大力兴办居家养老院,妥善解决空巢老人难以自理等难题,建立健全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农村要在强化家庭养老责任的基础上加大以敬老院为依托的“五保”服务中心建设,开展寄养社会老人业务,拓展社会化养老服务功能,做好散居五保老人和空巢、独身老人的供养服务。

  (五)健全专项事务管理体系,提高规范化法制化水平。

  1、加快培育发展民间组织。认真落实党和国家鼓励和引导民间组织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积极培育市场需要、社会需求、群众欢迎的各类民间组织。重点扶持、发展公益性民间组织、行业协会和社区民间组织,促进民间组织为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多办事、办好事、办实事。探索建立民间组织自我发展、自律管理机制和诚信评估社会监督体系。

  2、稳妥开展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按照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结构、减少行政层级,理顺职责分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和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积极探索行政区划调整新途径,大力推进社区整合、村委会合并等工作,依法加强行政区域界线和地名管理工作,加强地名数据库建设,做好地名命名更名和地名标志设置、维护,全面推进地名标准化进程。

  3、推进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法制化建设。积极推进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建立婚姻登记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行婚姻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婚姻合格率达到100%。大力推进殡葬改革,在全社会营造文明丧葬氛围。加强收养登记工作,收养登记合格率达到100%。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