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热点关注
喜报!我市养老服务工作入选“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5日 作者:民政局 来源:乌海市民政局 浏览次数:

  

12月13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发布“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名单,乌海市改革案例打造“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实现城市农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入选。

  

   二十届中央深改委第一次会议强调,要调动各方面改革积极性,健全改革创新激励机制,加大改革典型经验交流推广,加强舆论引导,及时回应各方关切。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梳理和总结地方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性成果和经验,“中国改革2023年度案例征集活动”主办单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经过近半年案例征集和多轮次专家评议,于12月13日发布“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名单。

 这些案例从29个省(区、市)各级改革部门推荐的2000多个改革案例中遴选。案例征集和推荐紧紧围绕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促进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等为主题,涉及在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下,加快推进经济、民主法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
 2023年度案例相比以往,呈现的改革举措质量更为明显提升。案例践行新时代改革方法论,更加突出改革的专业特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等核心理念,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同时抓好改革推进和建章立制;更加重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同时抓好“小切口”改革、微改革等;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结合,更加注重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把推动改革落地见效摆在突出位置,更加注重强化责任、勇于担当、创新落实;各地改革部门加强改革经验总结,实践创新、理论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形成了丰富的地方改革实践研究成果。

 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10周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党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新时代十年全面深化改革,在改革开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此,今年的案例征集活动特别征集“新时代10年地方改革与发展深度融合典型案例”,从部分地方自主推荐的案例中遴选,集中展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地方全面深化改革10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致敬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该名单将于12月下旬经过最后一轮专家评议,与“年度改革特别案例”“年度市域改革案例”“年度县域改革案例”等名单在中国改革(2023)年会上发布。

   乌海市打造“一刻钟养老服务圈”   

  实现城市农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

  

一、改革背景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乌海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要求特别是孙绍骋书记指示要求,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改善民生和推动实现高品质生活的重要内容,以“幸福”养老为主题,以“书法”文化为特色,以“智慧”养老为统领,以“十助”服务为抓手,全力推进城市“一刻钟养老服务圈”提质增效,2022年在全区率先实现城市、农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

     二、主要举措及取得成效 

 (一)摆上要位、加压加力,强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三保障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乌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将建设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乌海市养老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调度进展、解决问题、推动落实。建立养老服务局际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养老服务部门联动机制,印发考核目标责任分工意见,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目标任务、完成时限,及时跟进督促,确保各项考核指标落地落实,2021年在全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绩目标考评中位列第一名。
    二是强化政策保障。注重养老扶持政策的引领导向作用,在全区率先出台政府为特殊困难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对建立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社会组织承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运营等给予补贴,对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给予老龄补贴,实行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等扶持优惠政策,各项扶持保障政策梯次配置、相互衔接,为养老服务市场化运营搭建有力支撑平台。截至目前,累计落实养老服务资金4000余万元,福彩公益金用于养老服务业发展近6000万元。
    三是强化路径保障。以打造“一刻钟养老服务圈”为目标,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国土空间发展规划、城市更新行动和各区控制性总体规划,统筹全市养老服务发展布局,实行养老服务设施分区分级规划建设,协同推进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等工作,实现养老服务与城市发展、人口发展有机融合。

  

  (二)夯实基础、严把质量,实现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

  

   一是抓服务站点建设。按照“城市十五分钟、农区三十分钟”原则,合理布局养老服务设施,逐步构建起市、区、街道、社区、小区、家庭六级多功能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将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作为破解养老难题的关键环节,采取盘活闲置国有资产,与党群活动中心统筹布局,和医院、卫生服务中心共建,新建小区配套建设等方式解决场地问题,累计投入5800余万元,建成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86个,覆盖全市83个社区(村),在全区率先实现城市、农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
    二是抓助餐网点建设。从解决老年人最关心、最迫切的用餐问题入手,在人口密集、交通便利、设施齐全的区域建设9个中心厨房,在老年人比较集中的小区门口签约24个暖心为老餐厅,在86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设立助餐点,与大型餐饮企业合作配餐,形成了“中心厨房+助餐点+暖心为老餐厅+餐饮企业”一体化助餐服务网络,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热乎饭、暖心饭。各助餐点、为老餐厅均配备助餐一体机和CPU身份识别卡,通过一次刷脸实现快速就餐。推行“线上+线下”双重服务模式,切实满足老年人个性化、科学化助餐服务需求。深入落实老年人“食惠”,全市老年人均可享受8—9折用餐优惠,在全区率先对九类特殊困难老年人给予“早餐2元、午餐4元”用餐补贴,百岁老人享受免单待遇。助餐网点全面向社会开放,既解决老年人用餐问题,又实现餐厅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抓养老机构建设。坚持以“公办民营”为主,深化养老服务市场化改革,大力支持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集约发展、提质增效,通过购买服务、公建民营、民办公助、股权合作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9800万元完成海勃湾区宜和老年公寓扩建项目,新建乌海市颐养康复中心等一批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项目,建成3个多功能、嵌入式区级养老服务综合体,促进国有养老机构与社会养老机构良性竞争。目前,全市现有民办养老机构7家、公办2家,床位2388张,其中护理型床位1362张、占比达57%。

  

  (三)瞄准需求、优化供给,提高居民养老服务可及性

  

    一是就近可及。聚焦建设周边有站点、桌边有“食惠”、身边有帮扶、床边有照护、手边有响应的“五边一体”服务体系,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通过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无障碍小区改造、打造助餐服务网络、组织开展邻里互助和志愿服务、实施适老化改造、配备智能化服务设备等具体举措,实现“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有机融合。为2800户九类特殊困难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提供医疗康复、家政保洁和应急救助等服务,切实提升居家养老安全性、便利性。目前,已完成700户适老化改造,今年计划再实施1050户。
    二是精准可及。打造长者档案管理与数据采集分析云平台,对全市老年人信息进行全面分类采集,按照5年一档详细记录老年人群社区分布、身体状况、经济收入、家庭情况、具体需求等信息,形成一人一档的长者档案,目前已录入老年人信息9.8万余条。根据老年人信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设计各类服务清单,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多样化需求,提供助医、助乐、助托等“十助”服务,累计为老年人提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11万人次。
    三是普惠可及。持续加大养老投入力度,严格落实老龄补贴、高龄津贴、困难老年人生活补贴等各项惠老政策措施,今年以来已发放老龄补贴920万元,高龄津贴1421.52万元。加大老年人助餐政策扶持力度,对单独设立的中心厨房给予30万元建设补贴和每年5万元运行补贴,对助餐点给予每年2万元运营补贴,让不同群体、不同年龄段老年人享受精准助餐优惠,有效降低社会组织经营成本和老年人用餐价格。

  

  (四)机制赋能、数字提效,确保养老服务高品质

  

    一是服务标准化。全面推行“颐养•乌海”养老服务理念、LOGO标识、服务标准和运营模式,将“中国书法城”文化元素和区域特色融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设计、建设全过程,制定《乌海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标准》《乌海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等级评定办法》等地方标准,引入第三方组织对机构养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绩效进行评估,按评定标准兑现扶持奖励政策,着力打造“幸福居”乌海养老服务模式。
    二是运营专业化。引进3家市外专业养老服务组织承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运营,累计发展线下养老服务加盟商122家。构建“1+3+N”(1个市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3个区级养老服务调度指挥中心、N个线下为老服务社会组织)养老服务体系,建成乌海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开通“乌海市智慧养老网”和“颐养乌海”公众号,设置查询养老地图、养老资源、便民服务等16项功能,供市民定制享用各项养老服务。
    三是监管智慧化。实行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均安装监控设备并接入平台管理,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信息化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与市区智慧养老指挥调度中心视频监控系统互联互通,监管人员可及时了解服务情况。居家养老服务实行线上点单、线下服务、电话回访、平台监管,实现线下有服务,线上有监管,监管有闭环。同时,各助餐点全部安装了闭路监控设备并接入智慧养老监管平台,常态化督促各点位严格落实环境卫生、食材采购留样等管理标准,确保老年人“舌尖上的安全”。

     三、启示意义 一是必须立足地区实际。因地制宜制定《乌海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标准》等一系列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地方标准,推行“颐养乌海”养老服务理念、LOGO标识、服务标准和运营模式,逐步构建全市六级多功能养老服务设施网络,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乌海样板”。同时,在实现助餐服务全覆盖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老年人年龄结构和经济能力,制定各类惠民套餐,让老年人享受到用餐“食惠”。二是必须完善政策体系。坚持把政策保障作为促进养老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在自治区率先出台政府为特殊困难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实行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等扶持优惠政策,确保相应保护政策梯次配置、相互衔接,为养老服务市场化运营搭建起有力的支撑平台。三是必须用好数据赋能。乌海市注重利用数字化技术,推出“1+3+N”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对全域养老服务需求调度、质量监管、应急指挥、数据分析等工作进行统筹,为老年人提供更精准、更便捷、更高效的养老服务,探索智慧养老“乌海方法”。

打印 关闭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