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地名故事—顾家沟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29日 作者:民政局 来源:乌海市民政局 浏览次数:

  说起顾家沟的来历,也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它与一个顾姓家族有关。

  乌达地区地下有煤,这可不是现在才广为人知的。清光绪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887年,在宁夏张政桥,就是现在宁夏银川南鸣翠湖附近,明代称张政堡,有一个叫顾老泉的人,一直在湖边做盐、鱼和日用品的生意。顾老泉因为摊上了官司,不想在张政桥住了,于是变卖了所有家私和买卖铺户,举家北迁,准备到河套或包头做生意。当时正值夏天,他们一家人坐上河运的货船,一路由南向北航行,经过石嘴山渡口来到了乌达地区河拐子码头的马堡店。大船靠了岸,船工们下船,在岸边的河拐子炭场往船上装炭。顾老泉则带领一家人,选了马堡店最好的一家饭馆坐下,掌柜的热情地招呼着。到这个饭馆里来吃饭的,大都是张家口、包头、河套的商客,他们大都是走私私盐、倒卖皮货的小买卖人,其中最摆谱、最有身份的贵客,就是贩卖河拐子炭(河套以北将乌达地区的煤统称河拐子炭)的老板。

  顾老泉可不是一般商人,他这次出来的目的就是要寻找商机。他发现这些贩炭的老板每天都在这里抢购煤炭,货源极其短缺,老板们甚至常年在这里驻站,通过各种手段购买煤炭。这次意外的“煤寻”使他敏锐地感觉到商机来了。

  经过多方面精心谋算,顾老泉决定开窑采煤。1887年秋天,顾老泉的煤窑开始生产了。他与工人按采煤多少分成,这样大大提高了煤炭产量。工人的住宿、伙食、劳保措施也比其他煤窑有所改进,这样他与工人关系融洽,煤窑也红红火火。

  顾老泉老了,把煤窑交给了二儿子顾保高继续经营。在此相传三代,开采煤窑70余年,一直到1947年,顾氏家族的煤窑才关闭。

  就这样,这个地区就被当地人称作顾家沟,1959年改为乌达矿务局一矿,1962年更名为顾家沟煤矿,1966年改名为东方红煤矿,1980年复称黄白茨矿,现在矿址位于教子沟西侧,梁家沟北,原黄白茨医院附近,旧铁路左面。

  (摘自《乌达这事》书籍中《说说乌达这几道沟之顾家沟》章节)

打印 关闭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