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优化营商环境
把牢信息审核关 提高救助精准度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13日 作者:民政局 来源:乌海市民政局 浏览次数:

  为有效解决社会救助对象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内容不全面、隐性财产和收入核查难等问题,乌海市民政局通过开展跨地区核对,进一步拓展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范围,做到信息比对更加详细,对象认定更加精准,制度落实更加有力。2022年以来,乌海市民政局已开展跨地区经济状况核对4批次,累计核对11人。

  健全机制,数据共享。在现有核对政策基础上,市民政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规范管理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主体责任,推动部门信息共享,推进信息核对工作定期开展。积极与市人社局、市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按季度更新推送部门数据,比对数据6901条。与市大数据中心建立资源共享数据库,汇集户籍、车辆、死亡、司法服刑、司法戒毒、财政供养等8部门11项数据。

  按需核对,对点发送。按照“逢救必核”原则,对申请社会救助对象及相关成员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进一步核实。2022年,按月、季度开展自治区下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点监测数据核实工作11次,核实数据3643条;按月开展殡葬火化人员与低保对象信息比对工作8次,累计比对数据55743条。通过自治区核对平台和本市共享数据做好救助对象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的同时,市民政局根据各区实际工作需求,对我市户籍长期异地居住的救助对象积极开展跨地区核对工作,明确核对重点问题,梳理救助申请资料。由各区提出核对需求,市民政局综合分析后,及时与自治区核对中心、盟市相关部门对接,开展跨地区核对工作,并将核对结果第一时间反馈所在区。

  入户调查,综合研判。各区村(社区)社会救助协理员及社会救助相关工作人员结合异地核查结果进行实地入户调查和邻里走访,多方面了解救助申请对象的家庭居住环境、工作生活、身体状况、车辆房产等情况后,对核对结果中的异常情况再次核实,准确判定救助申请对象家庭经济状况,对核实结果存在问题的救助对象及时退出保障范围。切实提升社会救助对象精准认定能力,做到困难群众精准救助,确保社会救助精准兜底。

  供稿:李钟毓

  编辑:刘慧

  审核:白启伟

打印 关闭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