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优化营商环境
增强救助合力 提高救助效率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28日 作者:民政局 来源:乌海市民政局 浏览次数:

  “我以为申请救助需要提交很多资料,没想到这么方便、这么快就申请成功了,太感谢你们了!”近日,家住林荫街道的困难群众王美玉激动的说。

  2020年4月,王美玉查出患有肾衰竭,吃中药维持治疗,2021年病情恶化每周需要透析4次,医疗支出较大,造成家庭经济十分困难,12月向海勃湾区民政局申请临时救助,海勃湾区民政局了解情况后立即开展核查,给予其15000元临时救助金,并将其纳入支出型困难群众重点监测对象,录入低收入人口监测平台。2022年,海勃湾区民政局了解到王美玉病情恶化,药物支出增大,主动联系帮助其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已在4月领到低保金。同时,经办人员还向其讲解医疗救助政策和办理程序,并帮助其办理,大大减轻了她看病医疗支出费用。

  2021年底,市民政局提请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出台了《乌海市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具体措施》,完善了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8+1”社会救助体系,“完善主动发现机制”“创新社会救助方式”“优化社会救助程序”“大力推进智慧救助”等26项举措,形成了线上线下相结合、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

  2022年,市、区两级民政部门依托智慧救助信息化系统和村(社区)社区救助协理员力量,构建了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困难群众主动发现网络,结合“12345”市民服务热线,完善了社会救助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及时为有需要的困难群众提供救助服务。充分发挥“一门受理”窗口作用,推进基本生活救助和急难社会救助与教育救助、就业救助、住房救助、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等专项救助共享信息数据,对存在医疗、教育、就业等困难的,及时转办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救助,不断凝聚救助合力,确保各类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

  (本文中出现人名均为化名。)

打印 关闭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