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优化营商环境
主动发现暖民心 纾难解困更及时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11日 作者:民政局 来源:乌海市民政局 浏览次数:

  乌海市民政局聚焦困难群众、聚焦群众关切,推动基本民生保障提质增效,打造优质高效、暖心便民的社会救助服务,全力推进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织密编牢困难群众兜底保障网。

  强化主动发现,确保困难群众受助及时。乌海市已建立村(社区)社会救助协理员制度,在全市83个村(社区)配备了社会救助协理员,在困难群众较多的3个社区建立了社会救助工作站,进一步夯实了基层社会救助工作基础,加强社会救助基层力量,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困难群众李某在社会救助协理员的帮助下已拿到3月份最低生活保障金1010元。乌达区新达街道昌达社区社会救助协理员在入户走访过程中发现李某肢体二级残疾,与81岁的老父亲共同生活,依靠哥哥长期照料,生活困难,主动告知李某可以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并考虑到他与老父亲行动不便,协理员联系街道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积极上门帮助其通过无纸化办公系统办理了低保申请手续,同时上报区民政局,按要求对其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后,及时救助。

  做好动态监测,启动“先行救助”为民解难。海南区民政局通过数据平台发现王某最近家庭支出较大,立即与巴音陶亥镇相关负责人对接沟通,了解到王某在驾驶过程中,误撞路边围墙,导致车内三名乘客不同程度受伤,手术费及后期治疗费用支出较大,让其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并当即对该家庭进行及时走访,详细了解受伤人员的治疗情况。按照“特事特办、快事快办”原则,启动“先行救助”,对该家庭实施4000元临时救助,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实施主动救助,发挥临时救助“兜底”功能。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兜底中的兜底保障作用,有效解决困难家庭的燃眉之急,加大临时救助主动帮扶力度,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真正做到救困难群众之所急,想困难群众之所想,解困难群众之所难。海南区民政局在走访中了解到建档立卡户白某因意外受伤,造成颈部脊髓损伤(伴四肢瘫),看病支出较大,为缓解家庭生活压力,及时给予临时救助金7000元。

打印 关闭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