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工作,全市上下秉承人民至上的服务理念,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出发点,以精准专业服务为立足点,建立健全四级服务体系网络,推动“五社联动”向全方位、多线条、宽领域拓展延伸,获得了基层广大社区干部群众的认可与信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坚持党建引领,政策保障得到加强
乌海市坚持把党建引领放在第一位,整合资源,凝聚力量,推动五社联动与社区治理体系深度融合、拓展延伸。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市、区党建引领下的社会工作领导小组;二是通过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印发了乌海市“五社联动”社会工作服务试点项目、乌海市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乌海市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乌海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多个工作方案,有力地指导了基层工作,推动了社区治理与五社联动工作相互嵌入,共同促进;三是通过引进专业社会组织承接项目,有效地带动了本土社会组织的培育成长,形成了多元主体协同协作、互动互补、相辅相成、融合发展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二、坚持多元联动,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全市在2022年率先实现20个镇、街道社工站全覆盖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建立完善市、区、街道(镇)、社区(村)四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专业社工机构运行市级社工指导中心,重点围绕社工站规范化建设、“五社联动”试点服务提质增效、本土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和本土社工机构培育发展开展专业的培育、孵化、督导、指导工作。通过多元联动,既凸显了党建引领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又带动了多种社区资源的有效融合,同时也提升了各社工站(室)组织、机构、服务的规范性和专业性,实现了服务群众的根本宗旨。
三、坚持资金统筹,资金投入不断增加
为确保“五社联动”工作的顺利推进,乌海市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为”五社联动”项目实施提供了财力支持。截至目前,全市下拨上级专项资金120万元、本级支持专项资金100万元已经全部用于“五社联动”项目工作。统筹其他社会资源资金近1500万元用于社区建设及社区治理工作。一是在资金下拨及使用上,采取提前谋划、分级承担、及时高效、专项专用的办法,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确保资金及时到位、使用合理规范。二是统筹使用市本级福彩公益金专项支持每个试点项目10万元。三是整合社区建设、志愿服务、养老服务、救助服务等多项资金,形成了心往一块想、劲往一起使工作理念,实现了社工站与党群服务中心、为老服务、困难群体社会救助一体化的工作模式。
四、坚持专业培养,社工队伍逐步壮大
全市高度重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持续创新激励机制、加大培养培训力度,全面落实了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措施。一是为社区工作者中持证人员增发200—500元的职业津贴;二是引进高校资源、链接专业毕业生到社工站进行实习实训;三是面向全市开展免费考前培训及报销社工考试相关费用。一系列的激励措施,有效的激发了社区工作者、各社会服务领域工作人员向专业社工转化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全市有社会工作专业人才1145人,其中持证人员569人、接受过专业教育或满120小时专业培训人员576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占常住人口比达到2.05‰,提前完成“十四五”1.4‰目标。
五、坚持突出重点,品牌形象显著提升
立足地域特点和乌海实际,把“一老一小”作为社会工作重点,进行了顶层设计、统筹谋划、系统推进。在市级层面将社工指导中心与养老社工中心相结合,在镇(街道)层面将社工站与养老服务中心相结合,推动专业社工服务与养老服务的有效融合,打造出“五心服务”“朝夕行动”“亲情服务一家亲”“十色光”“益家人”等一系列优秀社会工作服务品牌。通过品牌效应,聚集志愿者、爱心人士不断参与到专业化、精细化的社工服务中来,有效打通了为民服务“最后一米”。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专业社工服务473次、受益群众近7万人次,“五社联动”专业社会工作越来越受到群众的欢迎,社工也成为了社区居民的“千里眼”“顺风耳”“贴心人”。
六、坚持协同发力,“大社工”格局正在形成
各单位(组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社工站为平台,从更加专业、精准的角度将服务下沉到基层中、落实到群众日常生活中,显现出了多部门联合、多领域配合、多群体集合的良好态势。例如健康医疗急救、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困难妇女保障、无业困难群众再就业培训、残疾人辅具支持、青少年能力提升、弱势群体关爱帮扶等社会工作服务,有针对性的满足了特殊困难人群的需求,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方法专业、服务精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大社工”格局。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