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民政公开 > 专题焦点
乌海市社会福利院“孤残儿童医疗康复”相关问题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08日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摘要:积极探索孤残儿童身体康复方法,研究孤残儿童生理特点、病理特征,寻找有效的孤残儿童心理治疗、身体治疗的康复方法,为孤残儿童的美好明天、今后更好的融入社会起着重要作用,意义非凡。

关键词:心理治疗  身体治疗  

一、引言

福利院孤残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先天或后天都患有不同残疾,他们在智力、运动能力上都和正常孩子都有着很大差异,由于语言、肢体、活动能力的受限,往往这些孤残儿童和外界很难融入,适应能力差,对未来迷茫充满了无助,我们只有对每一位入院的孤残儿童的疾患早发现、早干预、早矫治,通过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心理治疗为其树立信心找到自信,减轻其残障程度,恢复其生理机能,为早日融入社会奠定基础。

二、福利院孤残儿童心理存在的状况

(一)、心理不健康阴影产生原因

福利院是一个特殊的大家庭,在这样特定的集中供养环境下,群体生活会形成一个固定的特殊心理模式,孤残儿童小的时候就会问“为什么我生活在福利院”“为什么我与其他小朋友不一样”,“为什么我没有妈妈”“为什么我一出生会被抛弃”“为什么我们生活在一起”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业、结婚等一系列问题到来,孤残儿童心理会产生极度的烦躁、对未来的悲观、为人处世的敏感、厌世、自闭、缺乏安全感等心理反应,为降低孤残儿童心理应激反应水平,心理治疗在孤残儿童医疗康复中变得极其重要。

(二)、孤残儿童心理治疗方法

1、亲情互动(情绪疏导)

当班护理员通过眼睛、手语、抚摸互动三个环节,有意识的和孤残儿童进行交流。通过每一次互动过程中的小细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尽快融入到孤残儿童生活里,当班护理员把每一位孤残儿童闹情绪引发原因记录在册,用心分析,定期阶段性总结,以便打开孤残儿童内心心结,让孤残儿童心中永远充满温暖、感受到爱。温馨的生活环境里,往往一件微小的事,足以让孤残儿童感受到爱,会使孤残儿童不良情绪能够得到释放,同时能够降低孤残儿童心理应激反应,避免产生不良抵触心理,出现心理负面效应。快乐生活,对孤残儿童今后拥有良好的心态、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奠定基础。

2、心灵依赖(精神支持法)

福利院的孤残儿童心理变化是很大的,他们不同于正常健康的孩子,为人很敏感,他们总是用疑惑的眼神看事物,小心翼翼内心充满了焦虑。尤其是学龄前孤残儿童,对即将踏入的幼儿园、学校,进入一个新环境,接触陌生的人,心理充斥着不安、恐慌、焦虑。这一期间的孤残儿童心理变化是最大的。尤其即将步入社会的孤残儿童,因为世俗的偏见,自身的残疾,这期间心里变化是复杂的、落差非常大,既有对未来的渴望,同时内心世界充满了悲观。针对不同年龄段有着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变化,尤其孤残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我们必须根据他们生理特点、心理变化,寻找切入口,探索孤残儿童此时内心想法,及时给与孤残儿童心理安慰,成为他们的内心世界的主心骨、引导者,充分利用这一重要阶段,调理好孤残儿童的心理变化,引导他们接受新事物,树立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以及能够对事物抱有美好的憧憬心态。早期心灵慰藉精神支持疗法很重要,对那些通过康复训练、手术治疗康复的孤残儿童,能够拥有好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早日融入社会、适应社会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三、福利院孤残儿童身体存在的状况

(一)、身体残疾基本情况

 福利院的孤残儿童,身体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共分为智力残疾、精神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每一位入院的孤残儿童都要严格筛查建档,对患有各类先天性疾病的孤残儿童,制定治疗康复计划,对院内儿童中需手术治疗的,积极联系相关定点医院,通过民政部“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对院内儿童开展相关手术治疗,建立“明天计划”长效机制,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二)、 孤残儿童的身体疗法(环境疗法、物理疗法、药物疗法、手术疗法)

1、环境疗法

 福利院的孤残儿童残疾人居多,大多数为脑瘫患者,生活不能自理,他们存在着运动障碍、情绪障碍、心理障碍、视觉障碍、听觉障碍、知觉异常、智障等,他们没有自主活动能力,多数身体重残,对于这些卧床的孤残儿童,躺在那里看得见最多的就是白墙,试想,每天面对白墙的孩子,五颜六色的颜色是什么样子的无可知,对于卧床的孩子们,在他们的世界里根本无法想象。因为自身障碍原因,早期开发智力变得尤为重要,如果生活里,我们刻意将这些孤残儿童的房间布置成暖色调、温馨色,增加色彩,墙体绘上动漫图片,定时播放优美的音乐,日复一日,通过声音、色调的刺激,让孩子们熟悉不同的音调、节奏和色彩。用能发出声音的简单玩具,开发孩子们对节奏、乐感的认知。用色彩开阔他们的眼界。即综合提升了听觉、手部动作、节奏感,也丰富了孤残儿童的情感世界。生活环境的改变,潜移默化中使孩子们在每日生活过程中体会成长的喜悦,即提高了情感、认知能力,也对孤残儿童的身心及身体康复有很大帮助。

2、物理疗法

 福利院卧床不起的孤残儿童,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肌肉松弛萎缩。改善这种身体状况,我们通过借助支具,制定支具行走计划,对肢体活动不自如的孤残儿童进行肢体训练,添加患儿手指训练、腿部矫正训练,通过日常进食、穿衣、入厕一系列过程锻炼手部、腿部功能。借助训练改善手部、腿部运动功能,提高手部、腿部运动能力,结合按摩,减缓患儿肌肉松弛,减少继发性关节畸形和软组织痉挛。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运动能力、协调能力及患儿生活质量。康复运动对缓解孤残儿童身体状况,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药物治疗

 对入院的孤残儿童进行分类,对需要治疗的、能治疗的孤残儿童进行入院治疗。通过入院治疗病情得以控制或康复。

4、手术治疗

 对患有各类先天性疾病的孤残儿童,做好入院初期病情评估,建立孤残儿童入院健康档案,根据其生理特点、病理特征制定相关治疗康复计划,通过民政部“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对院内儿童做好摸底筛查,需要手术治疗的,积极联系相关定点医院。“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实施以来,院里的多数孤残儿童,通过手术治疗身体都得到了康复,术后效果明显。其中10例术后恢复良好的孤残儿童先后被国外爱心家庭收养,重新获得了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 

四、医疗康复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福利院专业康复师人数配备不到位,康复设施缺失,孤残儿童的康复计划实施受限,孤残儿童的康复工作进展缓慢,为进一步加强孤残儿童康复工作,福利院应加大康复设施投入力度,健全福利院康复功能,积极创造条件,增加专业康复、按摩师,满足未来更多孤残儿童康复需要。

五、福利院“孤残儿童医疗康复”远景

 近年来,通过“残疾孤儿手术明天计划”手术,已经有一部分孤残儿童身体逐渐康复,其中一部分孤残儿童手术后,通过弃婴收养回归了家庭。还有一部分因先天性重度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现无法与人沟通,且不具备手术条件,仍生活在福利机院里。这些孤残儿童同健全儿童相比,其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都存在着较大障碍。即便通过手术治愈后长大的孤残儿童们,由于语言、肢体、活动能力的受限,和外界很难融入,对步入社会抵触心理无处不在。我们除了加强孤残儿童的医疗康复,增加孤残儿童治疗项目,应积极对孤残儿童进行“引导式教育”、“心理早期干预”治疗,增加弱势群体孤残儿童的职业培训,提高其自主创业能力,建立自信心,让更多的孤残儿童早日康复,走入社会过上幸福生活。

市社会福利院

打印 关闭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