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标       题: 乌海市民政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索  引  号: 11150300011554455T/2014-10008 发文字号:
发文机构: 民政局 信息分类: 规划信息
概       述: 乌海市民政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成文日期: 公开日期: 2014-01-06 10:11:00 废止日期: 有效性:
乌海市民政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14-01-06 10:11:00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为实现2011—2015年“十二五” 民政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维护民利、保障民生、落实民权为要求,以为民解困、为民服务为目的,全面落实民政工作的各项任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进全市民政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奋斗目标:服从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着力完善有效的社会救助体系、优质的福利服务体系、广泛的基层民主建设体系、牢固的军政军民团结体系、规范的社会事务管理体系的“五个体系” 建设,推动民生指标和辐射面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形成“合力更加增强、制度更加健全、机制更加完善、管理更加规范、服务更加优良”的民政工作格局,为构建和谐、富裕乌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主要任务

  ——提高救助水平,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根据全市“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是要落实低保标准和补差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修订我市低保工作实施办法,随着我市经济的增长,提高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水平,调整低保保障标准和补差水平,在“十二五”期末低保保障标准达到610元(每年按增加50元考虑),继续为低保对象中的老年人、残疾人、少数民族增加生活补贴;完善分类施保、责任追究制度,坚持应保尽保、阳光操作。二是在加强低保工作的同时,要加大专项救助力度,制定出台低保认定办法,加强特困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临时救助工作。三是加快民生信息网络建设。根据“数字乌海”的要求和民政厅民生网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十二五”期间,要与民生网的相关部门相互配合、相互衔接,在2011年先完成低保网上审批,其后将社会救助、五保供养、社会福利、社区建设、等其它信息开通,于2013年建成功能较完善的民政信息数据网络,做到互通有无、服务社会。四是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根据慈善事业的职能和作用,开展丰富多样的慈善募捐活动,规范管理、公开透明,指导慈善组织依法、有序、独立开展活动。2011年,三个区都要成立慈善分会,并召开成立大会,使其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五是要积极协调地方匹配资金的落实,积极争取自治区的专项资金,规范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严格医疗救助程序,继续资助低保对象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逐步将低保家庭向社会养老保险过渡,建立社会化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办法,更好地方便困难群众。六是积极改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条件,加强对社会流浪乞讨人员特别是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管理办法,形成协调救助机制,完善市救助管理站和市流浪儿童保护中心配套服务功能,提高救助质量。七是认真落实贫困大学生救助政策。在现行标准本科生2500元、专科生1500元的基础上,与相关部门配合协调,适时提高救助金额,确保自治区政府提出的“不让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的承诺落到实处。八是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完善救灾工作分级管理、救灾资金分级负担的灾害管理体制;继续推进救灾应急预案体系建设,重点加强街道(镇)、村(居)委会救助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工作,形成协调有序、决策科学、行动快捷的灾害应急救助指挥网络;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工作,在“十二五”期间,新建一所符合国家标准的市救灾物资储备库,明年做好前期立项等工作,全面提升灾害应急救助能力;继续开展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构建适度普惠型福利体系。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以专业人员和志愿者队伍为保障,健全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加快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政策规定,修订《乌海市扶持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优待意见》,鼓励支持企业、社会、个人大力兴办社会福利机构。根据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的要求,探索社会福利机构市场化运营的道路,对具备条件、有较大规模的民办福利机构给予必要的资金扶持,力争在“十二五”末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社会福利床位数25张。二是编制乌海民政福利园区建设规划,发挥整体互补功能,坚持集中投入、分类实施,加强我市敬老院建设工作力度,新建市老年福利院、市烈士陵园、各区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完成市儿童福利院、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续建工程。“十二五”期间,我市要基本建成以国家兴办的社会福利机构为示范,其它所有制形式的社会福利机构为骨干,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居家养老为基础的社会福利服务网络。三是确保福利彩票发行安全运行、健康发展,加强对福利彩票市场的管理,稳定福彩销量,力争销售福利彩票有新突破,募集管理好市本级社会福利基金,为我市福利事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四是落实社会福利机构建筑规程和服务标准,实行区域负责制,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切实加强福利机构安全管理。多方筹措资金,继续做好“霞光计划”、“ 明天计划”、“ 重生行动”、“ 爱佑童心”工作。五是老龄工作,要健全各区、镇办、社区居(村)老龄工作网络;逐步健全社区为老服务体系建设,增加居家养老试点,在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增设老年人日间照料室;建立与成员单位的联席制度,积极推进“六个老有”目标任务的完成;加大老年优待服务力度,逐步扩大老年优待范围,提高老年优待补助标准,建立高龄老年人补贴制度,保障高龄、贫困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加强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健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体系。一是认真学习贯彻新颁布的《村委会组织法》、《居委会组织法》和自治区实施办法,做好第八次、第九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提高村(居)委会选举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不断优化村、居委会成员年龄、知识结构。二是进一步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继续推进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公开内容,完善公开程序,健全配套制度,抓好督促检查。三是2014年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街道、社区,明确各单位职责,按年度分解考评指标,加强日常监控,全面整合社区资源,加强社区管理,理顺社区关系,明确社区组织职能,充分调动社区建设成员单位和驻区单位的社会力量,提高“八进社区”活动质效。健全社区建设考核和评议机制。同时要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要根据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要求,采取“专业化+志愿者+义工”的模式,探索社区队伍建设的新途径。逐步改善工作条件和人员待遇,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把城市管理工作重心转移到街道和居委会,形成新型的社区管理体制。四是加大对社区服务设施的投入。在“十二五”期间,在社区建设中的总的想法是:巩固现有的、改造落后的、新建适度规模的,除原有的以外,5年内要根据居住人群的密集程度,新建30个300-10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站,17个10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使现有社区办公和活动场所通过新建、改扩建面积达到自治区规定标准以上。结合新农村建设,对现有13个村的办公用房和活动场所改造7个、新建1个。各建设项目分年度列入国家规划和福彩公益金资助规划,分级分层次地给予资助。到“十二五”期末,使社区综合服务功能更加完善,设施更加齐全,环境更加优美,人际更加和谐,城市社区建设水平跨入全区先进行列。

  ——加大双拥优抚安置力度,构建牢固的军政军民团结体系。一是广泛开展双拥工作。以协调军地双方互办实事为重点,加大工作力度,继续深入开展双拥模范城创建活动,确保自治区双拥模范城的荣誉。组织好重大节日对驻市部队的慰问,设立市本级双拥永久性标志牌。扎实开展国防教育,发挥好国防教育基地的作用,新建乌海市光荣院(兼挂在社会福利院),使其成为集宣传、教育为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二是全面落实优抚政策。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落实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进一步提高各类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健全优抚工作运行机制。三是积极推行退役士兵自主择业的新途径。大力拓宽就业渠道,鼓励退役士兵自主择业,及时发放自主择业一次性安置补助金。组织退役士兵岗前培训一专多能,转变择业观念,缓解安置就业压力。认真做好军休干部接收安置工作,2011年,通过土地置换,新建市军休所办公和军休干部活动中心综合楼,不断提高军休服务管理水平。

  ——依法管理社会事务,构建规范的社会事务管理体系。1、民间组织管理工作,要坚持发展与管理并重的方针,加强对民间组织的规范化管理,做好年检和复查登记工作,重点培育发展行业协会、社会公益和服务性民间组织,引导、培育民间组织提高社会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力和服务经济社会的公信力。2、殡葬管理工作,要根据民政部《关于深化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制定落实殡葬事业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形成部门联动机制。市殡仪服务处要达到国家三星级殡仪馆标准。要通过改建扩建的办法对现有场馆进行改造更新,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认真宣传贯彻殡葬管理政策法规,规范丧葬活动,加强殡葬市场管理,不断提高殡仪服务水平。3、婚姻登记服务工作,要做好法规政策的宣传贯彻,继续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自愿婚检的宣传教育。推进婚姻登记信息化建设,2011年要根据民政部的意见,婚姻登记要纳入民政信息化管理的渠道,建立信息管理网络,提升服务水平,婚姻登记合格率继续保持100%。继续开展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婚姻登记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队伍规范化建设,海勃湾区婚姻登记处争创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单位。4、区划地名管理工作,打造平安边界,做好与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市和宁夏石嘴山市的界线联检。要按照民政部地名服务工程五年规划的要求,分年度逐一落实,并完成地名数据库的相关工作,市、区分别建立规范、快捷的地名数据库,进一步完善城市地名标志工作,与相关部门配合推进全市门、楼、巷牌建设工作,推进地名“社会化公共服务工程”。5、收养登记工作,加大对《收养法》的宣传力度,严格登记履行程序,做好上报工作,做好涉外送养。

  ——加强队伍建设,建设阳光民政体系。加强民政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保障和相关环境建设方面的政策制度,壮大队伍,不断提高工作的整体服务管理水平。加强政务公开、规范管理、优质服务,公开各项工作依据、程序、时限、结果、监督举报电话(信箱)。以党性、党纪、党风教育为重点,加强民政工作者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认真解决服务对象反映的突出问题。继续贯彻民主集中制,集体研究讨论决定重大事项、资金分配等。加大民政重点项目和资金的监管力度,尤其是加强对民政五项资金使用管理的监督检查。积极开展政风行风建设和民主评议,推进阳光民政体系建设。

  三、民政基础设施及重大项目建设

  “十二五”期间,我市民生工作拟完成以下 10项重大项目,预算总投资27183万元。

  1. 续建市儿童福利院、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建筑面积4628㎡,总投资95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405万元, 地方投资545万元。

  2.乌海市民生信息网:包括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统、医疗救助信息互联系统、救灾信息系统、社区服务呼叫系统、重点优抚对象信息管理系统、地名公共服务信息查询系统、社会福利机构管理系统、老年人优待信息系统、殡仪服务统计系统、婚姻登记管理系统,总投资预算1300万元。

  3.乌海市老年社会福利院: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设计床位300张,总投资预算240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投资1000万元,地方政府配套1400万元。

  4. 市地名公共服务工程: 包括门楼巷牌制作费, 补立海勃湾城区街路指示牌, 在公共聚集区安装电子地图触摸屏, 总投资预算500万元。

  5. 市救灾物资储备库: 为三层砖混结构楼房, 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 总投资预算800万元, 其中: 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300万元, 地方投资500万元。

  6.市军休干部活动中心:包括市军干所办公楼和军休干部娱乐、康复、学习设施设备,占地面积245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总投资预算453万元,其中:争取自治区财政扶持63万元,市民政局自筹40万元,争取市财政安排350万元。

  7. 市烈士陵园:在市殡仪服务处新建,包括烈士墓、纪念碑、事迹展览馆,总投资450万元,由市财政安排。

  8. 乌达区、海南区社会福利中心:总建筑面积8000㎡,总投资240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1200万元, 地方投资1200万元。

  9. 市殡仪服务处改扩建:包括新建吊唁厅,扩建休息洽谈室、骨灰寄存室,新购拣灰火化炉,总建筑面积8000㎡,总投资305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1600万元, 地方投资1450万元。

  10. 新建、改扩建社区组织用房和居民活动用房: 300—1000㎡28个、1000㎡以上的9个,总投资14880万元。

  四、保障措施

  要确保人员到位、经费到位、设备到位、管理到位、服务到位,为民政事业的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转变观念,创新思路。用发展的眼光找准民政工作的切入点,强化“大民政”的全局观念和意识,在工作理念上,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在工作部署上,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时俱进;在工作方式上,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深入基层和困难群众家中,加强调查研究,切实摸准情况,分析事物规律。要把民政事业的发展放眼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思考,始终保持清晰的思路,用超前的思维、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处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要整合力量,充分发挥救助体系、社区建设、老龄工作、双拥共建成员单位的职责,注重工作方式方法,统筹协调各种社会力量和资源,妥善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求得理解和支持,形成“政府主导、民政协调、部门互动、社会参与”的良性工作机制。

  转变作风,倾听基层呼声。教育引导民政干部把困难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为困难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真正做困难群众的知情人、贴心人、代言人、办事人、传递人。重心下移,强化基层,从人、财、物等方面向基层倾斜,积极改善工作环境,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队伍建设,廉洁从政。进一步加强民政工作机构建设,以为民、务实、清廉、高效为内容,不断强化对民政工作人员的民政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不断壮大民政工作力量,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注重实绩的用人标准,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大兴学习之风,努力建设复合型干部队伍,推动和保障全市民政事业稳步发展。严格照章办事,加强监督检查,强化政务公开,增加工作的透明度,提高廉洁勤政的意识和依法行政水平推进“阳光民政”。

  五、2011年重点工作

  (一)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

  1、完成市儿童福利院、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续建工程。

  2、新建市救灾物资储备库。

  3、新建市军休所办公和军休干部活动中心综合楼。

  4、根据市政府、各区、镇办安排社区建设资金,确定新建、改扩建社区项目,建议新建300—1000㎡的19个,1000㎡以上的2个,总投资5740万元。

  (二)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根据财政承受能力和粮油价格上涨等因素,科学测算、认真论证、实事求是地调整城市低保保障标准,满足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需要。开展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逐步与低保工作相衔接、补充、转化。加大对低保对象患病家庭的医疗救助力度,同时,继续对低保对象和边缘人群家庭实施特困临时救助,做好贫困大学生救助工作的摸底、审批工作。

  (三)社区建设:按照市政府和各区资金安排,确定新建、改扩建项目,加大社区信息化平台建设,在完善社区服务和功能上下功夫,培养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四)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开展重大节日慰问部队、军休干部、重点优抚对象困难户活动;召开全市双拥模范城表彰大会。落实复员干部生活补助和取暖补助;鼓励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确保第一次安置率在90%以上;落实军休干部各项待遇。

  (五)老龄工作:对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高龄、空巢、孤寡、残疾老年人情况等进行普查、建档;对全市老年优待服务工作、居家养老工作情况等进行调研;将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建立信息库,对办证和优待金发放实行信息化管理;启动居家养老试点社区服务工作,举办九九重阳老年节居家养老服务现场推动会;举办第七届中老年文艺汇演,组织参加自治区举办的老年书画及文体赛事活动。

  (六)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管理:加强对福利机构的管理,对福利企业、福利机构、经营性公墓进行年检。完善城市地名设标工作,制作安装全市门楼牌,补立更新海勃湾城区街路指示牌,开展地名数据库建设。对民间组织进行登记、年检和执法监察。宣传贯彻新修订的《村委会组织法》;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加强婚姻登记机关信息化建设和规范化建设,海勃湾区婚姻登记处争创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管理单位。

  (七)民生网建设:加快乌海市民生信息网建设,建成低保数据库、医疗救助数据库、地名公共服务工程信息库,实现与有关部门的数据链接、资源共享,提升民生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乌海市民政局

                                                                                            2010年11月26日

上一条:

下一条: